一个小小的村委会,内墙、外墙上的宣传板、宣传牌、门头牌、门牌有上百块,层层叠叠密密麻麻??晌巳米约业呐谱?、板子挂在显眼处,有上级部门开始争夺村委会墙上的“C位”?;愀刹克?,哪个部门的工作都很重要,哪个都惹不起,为了应对部门检查,只好谁来检查就挂谁的牌子。不仅牌子要挂正,戏更要演好。
“牌子太多,挂不过来,只好叠起来挂上”
走进北方某省的一间村委会办公室,半月谈记者看到墙上挂着的宣传板、制度牌特别惹眼,满满当当几乎占据了四面墙上所有能挂东西的地方。
其中一面墙上,挂着好几块关于人民调解工作流程的宣传板,把人民调解宣传板掀起来,就是关于民兵预备役工作的宣传板。村干部说:“墙只有四面,可牌子太多,挂不过来,只好叠起来挂上?!?/p>
除了挂在墙上的,还有摆在墙边暖气片、窗台上的?!笆翟谔嗔?,表都没地儿挂了?!贝甯刹克?。
这些大小不一的宣传板关乎不同部门的工作,包括人民调解、综合治理、阳光救助等众多内容。此外,村委会门口还悬挂着道德讲堂、农家书屋等七八个较小的门牌匾。
根据各级各部门检查的频次不同,这些牌子、板子也分了三六九等,受到分类对待:重要的挂墙上,次要的放在办公橱柜后,另外有些搁在地上,还有一些堆在仓库里,上面都落了一层灰。
尽管墙的面积有限,可很多部门都要求制度上墙,如何平衡不同部门的牌子摆放,着实让基层伤透了脑筋。
一名基层干部对半月谈记者说,上级部门要求道德讲堂里挂的牌子要有孔子像,但办公室里空间受限,就摆放在墙的下半部分,结果来检查的不满意,要求放在更高更显眼的位置。
为了让本部门的工作内容在基层显得更重要,有的部门甚至开始“抢占”基层办公室墙上的好位置。有一次,一名干部下基层,正好看到基层办公室刚刚粉刷过墙。于是,他指着墙上正中央的位置说,这地方他要了,过几天挂他分管工作的宣传板。他事后对半月谈记者说:“只能先预定下,因为各部门都要往上挂……”
挂好牌子演好戏,一房多用今天养老明天卖货
半月谈记者调研发现,受办公场所面积所限,为了满足不同部门的“有相关场所、制度上墙”等要求,基层普遍采取的应对办法是:哪个部门来检查,就挂哪个部门的。同时,一房多用,按需所取,既得挂好牌子,更得演好戏。
在东部某村委会办公室,几间办公用房的门牌标签上分别写着“院长办公室”“休息室”等。村干部告诉半月谈记者:“别看今天是院长办公室,明天可能就变成超市?!?/p>
原来,休息室、院长办公室的牌子是为了满足民政部门检查验收幸福院工作的要求。但当另一个部门来检查爱心超市扶贫工作的时候,休息室里的床、院长办公室里的办公桌椅都会被搬出去,把货架子搬进来,把各种物资摆上。
为了满足上级检查要求,村里除了频繁搬动桌椅、更换门牌签,还要更新墙上的宣传栏。该村村干部说:“制度不上墙,检查验收就不好过关 ?!?/p>
各级不同部门到村里检查工作一般不会停留太久,但村里为了迎检所做的更换门牌签、搬桌椅货架、准备档案记录等工作会让基层干部忙得四脚朝天。
有村干部告诉半月谈记者,有时上午来一个部门检查,下午又来另一个部门检查。为了折腾这些,经常中午饭都来不及吃。
挂好牌子演好戏,绝不能敷衍了事,要“入戏”。一名基层干部说,为了让临时拼凑成的超市更加真实,有时候还要组织人员来购物。
制度上墙不是目的,上心才是关键
当前,各地实施了多样化举措,不断深化改革,推动治理力量向基层一线下沉,取得了一定的社会成效。
但多位受访的干部和专家认为,治理力量下沉绝不是仅让制度挂在墙上,而要探索如何将更多资源、服务和管理放到基层,否则良好的初衷可能会让基层形式主义抬头。
多名受访基层干部反映,宣传栏、宣传牌等大都是为了应付检查,平时并没有人关注,群众很少看,因此并没有起到实际作用。
不仅如此,就一项工作来说,不仅需要一套牌子,还需要有一套完整的档案搭配。一名基层干部说:“有的档案是假的。比如,根本没有人来借书看,哪来的图书借阅记录,检查又必须要有记录,不编咋整?”
多位基层干部认为,治理力量下沉一线没问题,但关键是干活的人还是那么多,牌子、板子挂上了,基层的专业配套能力及相关资源跟不上,如何更好服务群众?只有形式,没有内容,只会增加基层负担。
这些宣传板、牌大小质地不一,价格也不一样?;愀刹克懔艘槐收耍骸扒缴瞎易诺男?0元钱一个,小卡片10块钱一个。一年光做这些牌子和档案就得上万块钱?!?/p>
制度上墙还不算完,后面还跟着考核监督?!肮倭胖饕逅?,形式主义土掩”,从绞尽脑汁琢磨如何让牌子更方便挂上取下,再到挖空心思捏造姓名填写材料报表,准备迎检几乎成了一些地方基层工作的“主旋律”。
武汉大学中国乡村治理研究中心研究员吕德文认为,为基层“解套”已经是一件迫在眉睫的工作,基层治理要返璞归真?;阒卫碇饕亲鋈褐诠ぷ鞯?,要警惕一切为了方便上级监督,借制度和规范而施行的形式主义工作?;阒卫淼墓丶翘岣吒骷墩透鞲霾棵诺恼咦芰?。
制度规矩的价值在于执行落实,制度“上墙”不是目的,“上心”才是关键。(记者 邵琨)(刊于《半月谈》2020年第2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