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熳 著
内容简介
《医海文心》是一位医学教授对自身成长经历和医学生涯记录的文心之作。分为“人间有情”“访学散记”“医海泛舟”“冬日暖阳”“文海归心”五个章节。她在书中深情回忆了祖辈的关爱,用文学治愈自己的童年创伤;记录在澳大利亚访学时对当地风物的感受,在国外从事医学工作的甘苦和见闻;收录了学医经历和创作的小说;本书还图文并茂展示了作者从事公益事业的点滴,传递了其热心公益、无私奉献的大爱大义。
图书实拍
图书目录
书 评
一个人的精神成长史
鲍 风
(文学评论家、作家)
李熳在澳大利亚访学时,为了记录下自己的学习与生活,为了记录下对家人与师友的思念,也是在文学笔友的鼓励下,坚持写博客。这唤醒了她沉睡已久的文学梦。之所以说是“唤醒”,是因为李熳从小就有一个“文学梦”,只是后来选择了医学专业,后来又留校任教,读书时学业繁重,留校做老师后教学与科研繁重,这让她不能不暂时把“文学梦”搁置起来。“文学梦”也就渐渐沉睡下去。但写作的念头、希望成为作家的念头,时时袭来,这让李熳一次次停下医学论文写作,一次次打开电脑,在键盘上敲下一篇篇记录着心灵之旅、生活之旅的散文。如今,李熳从自己的作品中精选出一部分结集成册,这便有了文集《医海文心》的出版。
在《医海文心》所收42篇作品中,李熳记录了自己的童年追求、求学过程,以及海外生活学习经历,还有自己参与社会慈善活动的生动细节。从这些散文里,我们可以真切地感受到作者对人生的热爱,感受到作者对事业的执着,感受到其参与社会公益事业的那份热忱。应该说,《医海文心》是李熳生活史的生动记录。
李熳老师和学生们在公益活动中
“真”是收录在《医海文心》的散文给人的最为突出的印象。这里的“真”,不仅是“事”真,更重要的是“情”真。无论是《梦回童年》《我们的浪漫》,还是《我和老外同事相处的几大秘诀》《海外游子的中国胃》,还是《秋天的收获》《爱心衣橱送新衣》,都是李熳人生的真实记录。李熳为了圆文学梦,如饥似渴地阅读古今中外文学名著,为了能更多地读到自己心仪的小说散文,为办一张市图书馆借阅证,李熳曾多方求助;作为一个学医者,李熳为了救治病患忙前忙后,为上好每一节课,李熳总是挑灯夜战,不知疲倦;为了给那些处于贫困中的孩子送去图书和衣服,李熳几经周折,翻山越岭,数次累病;每一篇散文,都有作者自己的身影,每一篇散文,都是李熳自己生活的记录。更为重要的是,李熳记录自己的生活与学习,记录自己参加社会公益事业的过程,并非一种“零情感”式记录,而是充满激情与热烈,火热的情绪感染,渗透在散文的字里行间。这让李熳的散文有一种特殊的感染力,使其散文有一种强大的“带入感”,读者在不知不觉中被散文中流露的真情感染、打动。
“叙事性”是李熳散文的另一个特点。读李熳的散文,很少看到其对景物的工笔描写,更少领受其对人物心理的细致刻画,其散文通过快节奏的叙事,将作者的情绪体验融入其中,让读者在散文的叙事中,体会作者对生活的热爱与对事业的追求。正是因为有着浓厚的叙事性,李熳的散文呈现出一种强烈的生活实感。
因为其“真”,因为其“叙事性”,让收录在《医海文心》里的散文从整体看,呈现出一种“自叙传”的特点。作者在这些散文里,除了记录自己的人生经历外,也记录了自己人生每一个成长节点的所思所想,记录了自己对人生、对事业、对亲情、对社会公益事业等认识的每一次提高,所以我们同样有理由把这本散文集当做作者的精神成长史来阅读。
李熳在《医海文心》的自序里说:“医学是我的使命,文学是我的爱好。”我一直想,为什么有那么多的学医者总怀一颗“文学的心”?我们熟知的鲁迅、郭沫若、渡边淳一、毛姆、契诃夫,还有济慈、柯南·道尔,还有中国当代作家余华、毕淑敏、冯唐等等,无不是学医出身,他们有的甚至在写作之前从医多年,有的甚至边写着小说边从医,他们是不是在学医的过程中,希望通过文学审美,让自己的职业变得温润一点?或者,他们在学医后见到患者面对疾病的无助,更希望有机会通过文学写作,对人生的终极意义有所思考?
作为一位大学医学教授,作为一个文学逐梦人,作为一个社会公益事业的参与者与组织者,在繁重的教学科研之余,在繁忙的社会公益活动之隙,勤于笔耕,忘情文学,应该说,是李熳之幸,亦是文学之幸。(来源:《现代快报》)
相知无远近 万里尚为邻
——《医海文心》跋文
谭玉平
(新华网监事长、中国社会福利基金会副理事长)
手捧李熳教授的《医海文心》, 我首先看的是“冬日暖阳”一章,十几年来的温暖场景一幕幕在眼前浮现。
2006年,北京儿童医院血液科的秦茂权主任找到我,说有一个非常感人的事情,希望我帮助一下。牡丹江一个副镇长关云,为了挽救一名患白血病的弃婴蓉蓉,已经倾家荡产、走投无路了。那时候中国的互联网自媒体没有今天这么发达,我就在自己的新浪博客上发出了纪实文章《拿什么拯救你,我的女儿》。文章发出后,很快就受到来自社会上的关注。当然也有不少质疑,认为我们是骗人的,说什么的都有。但我坚信,我们这个社会绝对不缺乏爱心。在连续发出几篇文章后,一些素不相识的网友——梦冰、鹰的天空(诗人张红樱)等人纷纷加入这支拯救队伍中来了。特别是网名为“澳洲的梦里楼兰”的朋友引起我的注意,她不停地转发我的博文,还拉自己的亲戚朋友一起捐助。
经过联系得知,“梦里楼兰”是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在澳大利亚做访问学者的李熳教授。在我们大家正在救助蓉蓉的同时,一位加拿大的华人网友又向我们发出了求助。他返回温哥华时路过上海,遇到一位安徽阜阳的男子独自带着一对残疾双胞胎四处求医,他希望我们也能伸出援助之手。于是我们大家又积极行动起来了。就这样,我们这些爱心朋友,加上北京的忆梦、万水千山、多多、明月,长沙的小飞,福建的夜子等等一队人马,产生了大家联合起来做一点公益的想法。“众人拾柴火焰高”啊,毕竟当时都是年轻的朋友,说干就干,我们成立了自己的圣诺亚爱心公益社团,团结了一批爱心朋友,从“西部助学”到“北京太阳村”等项目,风风火火地干了起来。彼时的楼兰虽然远在澳大利亚,但几乎每一次网上讨论都少不了她。李熳教授负责圣诺亚宣传组的工作,率领宠爱、飘雪、亚当、心心、多多、菲菲、梦婷、小亮、遥遥、心飞扬、心舞、石头、旁观者、欧阳清梧、孟杉等志愿者,在十多个门户网站和论坛进行公益募捐和宣传,吸引更多人加入爱心队伍。后来,楼兰访学归来,就更多地实地参加我们的公益活动了。而且,在紧张的教研工作之余,她把湖北的公益活动做得有声有色。从“圣诺亚”到“爱心衣橱”,楼兰都是湖北公益活动的实际组织者。她说自己不当站长,就当一名资深的志愿者,支持站长琦琦爸爸(何航)的工作就可以了。但我们心里都知道,楼兰是有实无名的站长。直到有一年我去湖北出差,正好赶上楼兰组织武汉理工大学的师生为血液病大学生小春组织义卖,我才见到网上这位风风火火热心公益的大教授本尊,她居然是一位那么瘦瘦小小的弱女子!
予人玫瑰,手有余香。大家都知道,一个人做一件好事并不难,难能可贵的是长期坚持下去。公益路上的酸甜苦辣不是外人所能理解的。但我们在李熳教授的这本书中,读到的是坚韧执着的追求,是成功帮助他人的喜悦,是一种忘我的豁达。每年“99公益日”刚结束,教授就开始为第二年的目标而努力。那么长的捐款流水账,每年一笔一笔记录下来,记录的是大家的帮助,记录的是自己的无私奉献,记录的是对爱心朋友的感恩之心。当小春病愈出院继而完成学业,教授比自己的课题通过还高兴;当云秀顺利考上大学,教授比自己的女儿拿到录取通知书还激动。公益人付出的是汗水加泪水,收获的是内心的强大和富足。这种满满的幸福感,也不是常人能够体会的。
心中有爱,满目皆花。作为教授,作为学科带头人,李熳教授在工作中必然有这样那样的烦恼。“医海泛舟”里可以看到她从事基础医学教学和科研的酸甜苦辣。作为女儿、妻子,作为儿媳妇,作为母亲,也必然有这样那样的家庭琐事。“人间有情”里,可以看到她对已故长辈的怀念,对亲情的眷恋,和对友情的珍惜。李熳教授喜欢随手记下每天的所思所想,我曾对她说,你是被医学耽误了的作家。“短篇小说”里,可以看到她编织故事的才华,她写的《银杏园春秋梦》,让我看到了中医大学生的风貌。
无论是从本书中,还是在我们的公益群里,永远也看不到教授的任何抱怨。教授给我们的永远是那种快人快语、风风火火、雷厉风行的印象。在她的眼里,这个世界是这么的美好,如果还有不完美的地方,那我们努力去做好。教授的风格,也深深地影响着众多像小飞、夜子这样身边的志愿者。我知道,小飞并没有把她当作一位大教授,一名博导,而是一位无话不说的知心姐姐。教授也是用自己的一言一行,凝聚了湖北站乃至全国的每一位志愿者。
有爱的人永远年轻。很难想象,年近半百的教授永远这么精力充沛。她自己要改课题,要辅导学生,要教育孩子,还要管理那么多的公益群,组织那么多的公益活动,还担任党支部书记,完成各种各样的支部工作。我给教授最多的话就是“注意身体”“注意休息”。特别是在遭遇某些突发灾难时,深夜我都快睡了,看到她还在各个志愿者群组织各种物资调配、人员车辆安排、善款的筹措和使用。而经常大清早我醒来,看到群里教授又开始了工作。我想,这就是大爱的力量在支撑着这位瘦小的女性,为国家分忧,为社会效力。
在我的公益朋友中,李熳教授是学历最高的;在我的这些高学历的朋友中,李熳教授是公益做得最好的!公益,不是一个人做多大的事,而是很多的人,长期去做好每一件小事。我想,教授此书,既是那些资深志愿者们的精神家园,也是那些即将踏上公益之路的年轻人的指路明灯。
《医海文心》,一位医学教授的文学梦,也凝聚了我们志愿者团队的公益情!
作者简介
李熳,笔名梦里楼兰。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基础医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热爱文学,热心公益。曾在《美文》《长江日报》《武汉工人报》《昆仑文苑》等刊发表多篇文章。曾被评为2017年度“洪山好人”,2017年华中科技大学师德先进个人,2018年度“硚口新时代楷模”,2019年度“爱心衣橱”优秀志愿者。(来源:中国文联出版社)